中国移动移动云降价背后:运营商群体仍在奋力前行
运营商能够做好公有云服务吗?他们能竞争过专业的云服务提供商吗?绝大多数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但运营商群体却不会这么容易放弃!
日前,中国移动宣布旗下移动云全线产品降价,最大降幅超70%。其中,通用型云主机降价30%,对象存储降价70%,虚拟路由器VPC免费使用。
在笔者看来,中国移动移动云此番“主动出击”,既是应对市场的需要,也同时是在向业界宣告,中国移动对于公有云市场是“认真的”。中国移动公众服务云,俗称“移动云”,是中国移动面向集团重要政企客户,提供的各项公有云产品及服务。
降价成为行业常态
事实上,整个公有云行业价格不断下降已经成为常态。
在云计算最早应用的美国,AWS、谷歌、IBM等公有云业务早已进入到常态化降价的阶段。以AWS为例,自2006年成立以来降价次数早已超过80次,在近几年最短一周时间便会降价一次。
在国内,从早年,阿里云首次降价开始,降价便伴随着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变得愈演愈烈。仅以今年为例,在4月举行的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阿里云宣布新一轮的多项产品价格调整,最高降幅达到50%。
作为公有云市场上的后来者,腾讯云也在上个月宣布了新一轮的核心产品价格下调,涉及产品包括CVM、CDN、数据库、COS存储等,最高降幅达50%。此外,青云、金山云、迅雷云等第二梯队服务商也都进行过多轮降价。
据业内人士介绍,因为硬件领域本身就存在“摩尔定律”,单位性能成本一直在不断下降,这就给云计算厂商降价带来了降价的空间。同时,公有云市场作为一个规模效应的市场,只有不断降价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成本不断下降。
马太效应愈发凸显
虽然,降价成为了公有云市场的常态,但是AWS、阿里云、谷歌云等云服务提供商只是将降价当做了让用户成为云计算客户的手段。
在降价的同时,它们会向用户推送更多的新产品及业务,不断满足用户新需求。以阿里云今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本季度,阿里云就推出了316种新产品和功能,其中不乏AI、实人认证等。
这些新的功能与应用事实上是为用户提供PaaS、SaaS这两层的服务。相比于基础硬件,这些服务更容易让用户使用,并能够给公有云厂商创造更多的利润。据IDC数据显示,SaaS领域在未来将会成为公有云市场的首要支柱产业,作为整个云计算市场占据三分之二支出的领域,SaaS通过将应用和系统基础软件进行结合,形成用户主要的购买途径和方式。
事实上,在云服务市场上,马太效应正在愈发明显。在Gartner的最新一期IaaS市场魔力象限中,今年入围IaaS 魔力象限的供应商只有6家:AWS、微软、Google、阿里云、Oracle以及IBM,原来的一大波厂商从该魔力象限中消失。这个消失的群体中,就包含了众多电信运营商。
运营商公有云的未来在哪?
对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来说,能够在公有云坚持到现在实属不易。早在2016年,一些非常优秀的国外同行,诸如AT&T、Verizon便出售了自己的公有云业务。
2016年4月份,Verizon宣布关停其公有云服务,随后又将其企业云和托管服务的业务出售给IBM公司,业界认为这标志着Verizon彻底退出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没多久, AT&T也作出的向外采购云服务而非自建云平台的又一举措。
通信业资深观察家“老解1972”曾经撰文指出,运营商对于IT和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演进迭代从使用习惯到管理流程上均不适应,IT人才断档也严重制约着其云计算技术的开发实力和应用能力。他认为,三大运营商对于其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定位要有清醒的认知,才能帮助其依靠竞合策略从公有云市场的混战中突围。事实上,以国内部分运营商为例,已经开始选择了更加“务实”的思路。
但对于中国移动而言,还是希望能够在自主状态下再搏一把,趟出一条路来。
从目前来看,移动云的确是面临着很大的市场挑战。但需要看到的是,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群体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在云网融合、属地化服务、定制化方案、自主可控等方面,而这些是互联网群体暂时不具备的。
其实,面对云服务的星辰大海,运营商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扬长避短才是最明智的